查看原文
其他

在北大,解锁多重可能!

北京大学教务部 北京大学招生办
2024-08-21

  全文共9943字,阅读约需20分钟



关键词:多元选择

编者按

如何选定本科专业与院系,或许是新一届毕业生走出高中校门后,在人生岔路口面临的第一个重要抉择。或许你会担心甫入大学,选定的专业与自己的旨趣不甚合契;或许你会忧虑时过境迁,入学伊始的学术兴趣悄然更易。但是,谁说大学生活只能选择一条道路?在北大,你可以解锁多重可能!


北京大学发挥双一流大学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优化建设学科布局,促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设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跨院系课程、跨学科项目与跨学科专业,进一步开放院系优质教学资源。北京大学一以贯之地鼓励学部、院系、研究中心及教师团队建设多层次、有特色的跨学科本科人才培养项目,完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二次遴选专业

01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

经济学院


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由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共同创建,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与学界同仁提出并倡导的研究经济发展、转型和运行的理论“新结构经济学”为核心,旨在引领我国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引领世界经济学理论新思潮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拔尖型创新人才。


该项目的灵魂人物林毅夫教授将任首席教授,领衔精锐的国际化师资团队,与中国新生代力量,共同推进深化总结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经验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创新、运用与推广,致力于形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新结构经济学派”、“中国学派”,为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为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有国际影响的贡献。

02


经济学(国家发展方向)

国家发展研究院


1994年,林毅夫、易纲等六位海归经济学博士创立了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发院前身),经过20余年的发展,国发院已经成为经济学、国家发展、工商管理、多领域教学与科研的旗帜。2017年国发院面向北大本科生开展首批招生。进入国发院的本科生都会有一名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指导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如在导师带领下参加国际会议、出国访问交流等。学生将从经济学出发,学习政治、管理和教育等多领域知识,拓展多学科视野,真正成为一名“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人才。

03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下设的本科专业,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进行整体性研究的专业。


本学科是一门涉及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计划在新招的本科生培养中实行导师制培养模式,贯通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本专业旨在培养高素质专业理论人才与领导型复合型人才。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人文素养高、综合创新能力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

04


未来领导者国际本科项目

光华管理学院


该项目是光华管理学院凭借学科优势和强大的师资精心打造的英文授课的国际本科项目。项目在全校范围内进行二次招生,对象为北京大学在读大一本科学生。被录取的学生于大二正式转入光华管理学院,并从大三起与从十余所全球顶尖大学联盟院校选拔出的海外杰出青年共同在光华进行为期两年的“书院制”全英文学习与实践。项目研习专业为工商管理,完成学业后学生将被授予北京大学管理学学士学位。


工商管理专业为学生打造涉及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各方向的综合性、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和思辨能力,并在互动式、浸润式的教学模式中,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场景中应用所学知识,积累实践经验;该项目为学生提供独特的在地国际化的学习体验,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顶尖院校的优秀学子共度两年时光,学生将在不断砥砺融合中真正拥有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理解力和应对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05


图灵班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


2017年5月,图灵奖得主、计算机科学领域大师约翰·霍普克罗夫特(John Hopcroft)教授受聘担任北大访问讲席教授,并受邀主持开设图灵班,旨在“挑战计算科学极限、推进智能科学前沿”,培养计算机科学界下一代领军人物。图灵班目前共有John Hopcroft教授、Silvio Micali教授、Manuel Blum教授3位图灵奖获得者作为图灵导师,为图灵班学生开班授课、指导学生科研。图灵班将建设成为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本科生教育基地。不久的将来,世界顶尖学者中将有图灵班毕业生的身影。

06


国际政治

(国际组织与国际公共政策方向,IOIPP)

国际关系学院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对国际关系和全球治理产生深远影响,进一步突显了研究和发展国际组织和国际公共政策的显著重要性。



跨学科专业


01


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

元培学院


政治、经济与哲学(Philosophy, Politics and Economics, 简称 PPE)专业是北京大学元培学院牵手政府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和哲学系联合设立的新型复合专业。目标是培养素质高、学识宽阔、基础扎实、适应力强的领导型人才,并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


实施主要教学的政府管理学院、国家发展研究院、哲学系以及参与教学的国际关系学院和社会学系在我国都处于各自领域的领先位置,全部拥有从学士到硕士、博士的全系列培养能力,师资力量极为强大。本专业所涉及的各个院、系、中心都有着广泛的校内外、国内外学术和人脉资源,可以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学术和非学术的各种支持,就业前景广阔。

02


古生物学

元培学院


2008年,元培学院设立古生物专业供学生选择,这是这个本科生培养试点学院的第一个跨学科专业,也让北大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古生物学本科专业的高校之一。


古生物学要实现的三大目标有:地史中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各生物门类的系统演化关系研究以及古代环境-气候与生物界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研究。古生物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是能够从事科研、生产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北京大学古生物学专业设有硕士点1个、博士点1个,该专业聘任的教员都是做过大量国家重大科学研究项目的高端人才。

03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

元培学院、历史系、外国语学院


2012年,元培学院牵手外国语学院和历史学系联合设置了“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下文简称“外外”)专业,旨在培养素质高、学识宽阔、基础扎实、适应力强的国际文化交流人才,并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人才。学生既要修习一门外语,提升语言综合能力,又要掌握世界史研究方法、学术史和前沿动态,对主修国家的历史文化与现实国情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专业面向元培、外院和历史大一、大二学生招生,招生时间为春季学期。

04


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方向)

考古文博学院


近年,考古文博学院也加入了外外建设队伍,增设了考古学方向,以期加强外国考古学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双一流”学科考古学建设与发展。


该项目以培养素质高、学识宽阔、基础扎实、适应力强的外国考古学人才为目标,并为相关学科输送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由考古文博学院负责组织实施考古学方面的教学和学术研究训练,由外国语学院负责组织实施外国语言教学。


每年春季学期,外国语言与外国历史(考古学)专业面向元培、外院和考古大一学生招生。本年度招收语种为阿拉伯语、俄语、朝鲜语、法语、日语、泰语。

05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元培学院、数学科学学院、计算机学院


从研究到从业,社会对“大数据”人才产生了巨大的需求量。当前社会需要这样的人才:不仅要有数学、计算机、统计的坚实基础,也要能懂模型算法、解决实际问题。这些,在单纯的数学或者说统计、计算机的专业难以达到,数据科学便应运而生。


北京大学数据科学专业就是在基础层面,加强从数据采集到存储的系统训练;在应用层面,加以有效培养,即把有志于研究的学生推到研究的前沿,该项目学生在前两年将主修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统计学方面的基础课程。后两年将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修金融、医疗、生物、人文、社科、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方面数据分析和处理的相关课程并参与实际处理这些数据的一些项目,也可以选择一些基础课程和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

06


整合科学

元培学院


二十一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及标志之一是生命科学与数、理、化、工程、信息等定量科学广泛与深入的交叉融合,将由此引发的“第三次生命科学革命”正在拉开帷幕。


北京大学自2014年开始设立“整合科学实验班”,其宗旨在于打破人为造成的传统学科之间的藩篱,实现数、理、化、生的整合,培养新一代的跨学科创新性人才。毕业生将会成为各一流大学研究生项目的抢手目标。

07


人工智能

元培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学科。随着计算机与各个基础和应用学科的广泛交叉,人工智能的概念逐渐被泛化和提升。人工智能正在成为一个以计算机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为支撑,融合其他学科的问题、方法、理论和实践经验的交叉性新兴学科。


人工智能专业培养既掌握人工智能核心领域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和方法,又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具备健康体魄与健全人格、独立思考与跨学科思维、国际视野与家国情怀的卓越学术人才。

08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信息管理系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于2020年成立并招收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该专业在第三学年进行专业分流。


该专业培养具备理解数据、应用数据、管理数据、研究数据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掌握高效收集、处理与管理数据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掌握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管理领域的现实问题,了解数据隐私和安全,了解数据行业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法规,掌握以文本数据为特色的大数据理论方法与应用实践。

09


生物信息学

生命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专业面向即将到来的生物技术革命,培养基因组信息分析、生物医学大数据的跨学科人才,由北京大学生物信息中心负责。



跨学科项目


01


环境健康专业方向(环境科学专业)

城市与环境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本项目为理学四年制,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解决环境问题的重大需求,设置多个具有多学科交叉特色的教学模块,培养学生掌握环境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使其适应在本校及国外一流大学继续深造,并能在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等从事环境科研、教学、保护和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高水平人才。

02


环境大数据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卓越环境实验班本科项目(Beyond Boundary Program,简称BBP)是北京大学“环境+X”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项目,由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开设。


BBP项目整合学科优势资源,设立六大核心教育板块,以实现培养方案多元化、科研训练国际化、思维视野全球化。综合测评合格者将优先获得北京大学与国际一流大学的本-硕“3+X”国际联合学位项目和国际双硕士学位项目等的入学推荐、国外知名大学与研究机构继续攻读研究生的推荐资格,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政府间国际组织、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等的就业推荐资格。


设立交叉专业方向和特色培养方案,学生在专业兴趣与课程选择方面将有更大空间。目前开设环境科学专业大数据方向。本方向旨在培养具有系统分析能力、思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环境领域高水平复合型领军人才,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以及能够综合集成多源数据知识以揭示环境问题本质并提出解决对策的能力。本方向的知识体系构成是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的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数学与信息科学的学科知识为支撑、以深度的环境数据挖掘和环境系统模拟为工具,将环境科学与信息科学的知识与方法融合,培养学生在系统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具有熟练的数据分析挖掘与编程实现、大气-水-能源系统模拟与应用等的基本能力。

03


古典语文学

人文学部


2009年,北京大学人文学部开始酝酿“古典语文学”项目,旨在为北大、为国家培养一批既精通东西方古典与古典语言,又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会通中外文明,致力于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2010年6月,“古典语文学”项目列入“北京大学基础学科优秀人才培养试验计划”校级项目并开始正式招生。


“古典语文学”项目以“工夫之养成,思想之锤炼”谈为项目培养理念,现已形成“印度古典学”、“中国古典学”、“西方古典学”与“亚非古典学”四大分支相辅相成、较完整的古典学教学体系,组织了一批专业基础课程与跨学科联合课程,形成多元模块供学生选择,以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达到对“古典”进行综合研究的目的。

04


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化学基础方向)

考古文博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北京大学于1998年开设文物保护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文物保护研究、文物修复的专门人才。2016年,考古文博学院和化学学院开展联合培养项目,开启文物保护跨学科教育的新征程。新的联合培养项目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化学知识背景,为文保领域培养更优秀的人才,也为化学学院的同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目前,这两个院系的跨学科联合培养项目同时提供了三种跨学科学习的途径,除了开设面向化学学院大一、大二本科生的文物保护技术双学位和辅修以外,还有创新性的“2+2”项目可供选择,即学生本科前两年在化学学院学习,后两年转入考古文博学院学习,最后取得考古文博学院颁发的历史学学士学位。

05


思想与社会

哲学系、社会学系


2017年,依托北大强大的文科背景,哲学系与社会学系联合设立“思想与社会”跨学科本科培养项目,试图通过哲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中西方社会、政治和伦理方面的深厚思想传统,思考人类当下的处境。


“思想与社会”虽然为哲学系与社会学系联合设立,但招生面向全校大一学生。该项目旨在创造学生与老师共同读书、切磋交流的学术共同体,在亦师亦友的氛围中,引导每位同学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与成长。

06


多语种国际化卓越外语人才

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

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制定“一带一路”“公共外国语言与文化教育”项目与“多语种国际化人才”拔尖学生培养实验班方案,依托北京大学综合性学科优势和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教学与研究能力,培养卓越的国际化人才。


该项目的培养目标是,面向英语水平优秀、专业学习成绩优秀、学有余力的各专业拔尖学生进行第二、第三外语的强化,同时巩固英语水平,力争达到母语水平,为国家培养急需的“一精多会”和“一专多能”的卓越人才。

07


汉语国际教育

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育学院


汉语国际教育项目由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和教育学院共同开设的本科跨学科培养项目,集聚人文和社会科学两大学部教育类专业优势,培养国际中文教育人才。目前全球已有75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4000多所国外大学开设中文课程,中小学中文教学需求日益增长,海外中文教育人才的短缺日益严重;与此同时,以中文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研究也日益兴起,汉语国际教育正在迎来更加开放、包容、规范的交叉学科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汉语国际教育”项目倡导多样化、多层次的专业课程学习,不仅注重将专业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训练相结合,同时也注重训练学生对教育实证的研究及研究过程与方法的规范化,进一步推动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同时为学生进一步攻读如汉语国际教育、第二语言教育、应用语言学、高等教育学、教育技术学等专业或研究方向的硕士和博士学位打下宽广基础,有助于申请教育部“国际中文教师资格证”并在国内外从事国际中文教育工作,进而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08


政治、法律与社会

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社会学系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牵头,联合中国政治学研究中心、法学院、社会学系,自2018年9月起,在本科生二年级中设立“政治、法律与社会”联合培养项目。


“政治、法律与社会”的本科联合培养项目,希望能在相关课程和培养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大学类似项目的经验,系统地推动从社会科学研究的总体视角出发,建设高水平的本科生教育,创造优良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系统掌握政治学、法学与社会学交叉领域的理论、方法与技能,为他们进一步在相关跨学科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打下宽广的基础,为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和科研机构培养视野开阔、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力强,能够引领未来的领导型人才。

09


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养项目

(严复班)

社会科学学部


北京大学社科学部在相关院系的支持下,自2018年起设立社会科学基础人才培养项目——严复班。


项目旨在造就一批既有良好的社科学术训练基础、又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卓越人才。这些学生既要能够探索和认识各种社会复杂现象及其规律的重要领域,又要为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提供思想理念和实践方案打牢学术根基。学生在目前北大的通识教育基础上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为成为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学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10


马克思主义理论项目(大钊班)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学习证书项目致力于引导本科生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理论和实践、历史与现实进行整体性研究。该项目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各部分间的内在联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前提、方法论基础、本质特征、发展历程、现实形态、理论和实践价值,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11


教育与文明发展

教育学院、社会学系


“教育与文明发展”项目是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和社会学系共同主办,联合相关院系师资力量。本项目将汇聚和协调不同学科对教育问题的关注,通过人文与社会科学的训练,一方面为学生提供反思自己全部教育轨迹的机会,引导学生充分思考个性养成与文明,社会发展的关系;另一方面培养独立思考上述问题的意志力和知识手段。本项目将提供学生充分的实地研究机会,令学生在更广阔的学科基础上习得胜任未来职业的技能。本项目的教学基本目标是,学生既能够深入把握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还能够在田野中培养出面对现实的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在独立而深入的理论思考与体认社会事实的复杂性之间获得求知的快乐。

12


国际政治与国际金融

国际关系学院、汇丰商学院


“国际政治与国际金融”跨学科本科联合培养项目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汇丰商学院精心打造的项目,旨在培养既通晓国际政治理论、历史与现实,又掌握经济学、金融学前沿知识的跨学科、复合型、国际化高端人才,该项目每届招收15-20名学生,入选学生三年在北京大学本部完成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专业学习,一年在汇丰商学院和北大汇丰英国校区完成国际金融专业(全英文授课)的学习。

13


东亚研究

元培学院


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东亚研究”联合项目以北京大学-东京大学两校人文社会科学学者的长期密切交流为基础,力图在新体制下探索有特色的课程组合和教学培养模式,培养立足于本国与本区域文明传统、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人才。


该项目以北京大学国际批评理论中心与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综合文化研究科长达12年的合作(包括研究生共同培养、国际联合学术研究、教授互访、暑期、冬季工作坊)为基础,旨在通过本区域顶级高校的本科生交流和联合培养,为发展立足于本地区文明传统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东亚文明的共同源流、内部多样性、历史经验的差异和当下面临的共同挑战,立足民族、区域文化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理解深入,提供重要的契机和推动力。该项目每届面向人文学部、社会科学学部、经济管理学部各院系和元培学院招收5-10名学生,入选学生须在东京大学交流1-2学期,交流期间在联合项目双边学术委员会指导下选课,每学期完成不低于4学分的选修(不含语言课程)。

14


国别区域研究

外国语学院


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别和区域研究旨在以第一手原文资料和国际前沿学术成果为基础,通过系统地收集特定区域(尤其是亚非拉地区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领域的信息,从政治经济制度、社会思想文化、历史源流和文明传统等角度研究对象国别和区域的政治态势。


在过去几年中,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已先后建设了国别和区域研究专业的学术型硕博士研究生项目,形成了完备的跨区域、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本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悠久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传统和雄厚的教研资源储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关键国家和地区,注重对象国语言学习的基础地位,鼓励学生选修北京大学语言中心开设的外语课程,支持学生培养比较研究、跨地区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的学术视野,开展针对具体国家和地区特点的个性化研究。

15


外国语言与语言学

外国语学院


语言学一直是当今国际学术的主流专业,有着成熟的学科体系,包括专业的核心领域、研究方法、代表性流派与研究范式。作为一门有着明显跨学科性质的学科,语言学在人文学科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当下,认知科学(脑科学)、生物学、心理学、计算科学、人工智能的诸多核心研究都需要语言学知识的支持,甚至直接受益于语言学研究提出的问题和研究成果。同样,人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也与语言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正是因为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质,其学科训练也涵盖最主要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基础理论科学的逻辑论证和思辩、实证科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和统计方法、计算科学的自然语言处理、语料库为基础的科学方法等。


本项目将为本科生提供系统的语言学训练,不仅可以为学生选择语言学作为未来的研究领域打下基础,也可以为学生未来选择其他领域提供优势,其所接受的理论与研究方法的训练对于不同行业的就业也大有裨益。

16


外国语言与国际传播(FLIC)

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同开设的“外国语言与国际传播”联合项目(英文全称:Foreign 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英文简称“ FLIC”项目),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本项目 旨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外语人才培养和国际传播的重要讲话和回信精神,积极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扬北京大学的综合性学科优势,主动发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外语学科在全国外语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以及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作为“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的历史与学科优势,弥补国家在具有外语、新闻传播、国际关系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方面的缺口,为国家培养一批具有多元国际视野及良好外语基础的标志性创新人才。

17


印度古典学

外国语学院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的“印度古典学”项目,于2022年9月启动,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悠久的印度语言文学学科传统和专业的教研资源储备,旨在培养对梵语、巴利语感兴趣,并有志于研究印度古典文献与文化的综合性学术型人才。外国语学院梵语巴利语专业成立于1946年,最早由季羡林教授和金克木教授创立并执教,是全国范围内梵文、巴利文领域唯一的涵盖本、硕、博的教学点。梵语、巴利语是古代印度的两种语言,属于非通用性语言,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学科之一,可作为历史比较语言学、哲学、南亚及中亚地区的历史、 考古、宗教、文学、文献学等学科的必修或选修科目。

18


涉外法治语言人才

外国语学院、法学院


为服务于国家需求和战略,进一步明确外国语学院外语人才整体培养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发扬北京大学综合性院校优势,发挥外国语学院的外语学科在全国外语人才培养的引领地位,外国语学院不仅已经为任何想学外语的学生提供学习平台,同时也要为外国语学院学生提供跨学科机会及支持,弥补国家对具有外语、法律、全球治理、国际关系等综合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缺口,培养出具有多元国际视野及良好外语基础的标杆性创新人才——为自己的学生寻求跨学科机会,也为其他专业学生提供跨学科的支持,特设立此项目。

19


中文-英文杰出人才

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


北京大学博物学者培养基金中文-英文杰出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依托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和中国语言文学系的优质师资力量与生源,以传承中华文化精髓为己任,培养能够深刻理解并融会中西方文化传统、有志于向海外宣扬中华文化、推动不同文明对话的跨文化交流人才。本项目计划从语言文学教育入手,打破传统学科培养体系外国语言文学与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相互割裂的培养模式,采用跨学科联合培养的方式推动外国语言文学专业(以英语作为试点)和中国语言文学系人才培养的互通,以及国内最高水准的中国语言文学与英语语言文学教育的强强联合。

20


数字人文与外语人才

外国语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


本项目结合数字人文与外语学科的特点,设计了以数字化研究方法为主、语言与文化研究理论为辅的课程体系框架,以期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多学科交叉融合意识和学术能力。本项目也将通过任务导向型学术研究方案和导师负责制提升数字人文方法在外语学科的实践能力。项目周期为2至3年,学生需要完成计划规定的26学分的课程学习和实践任务,达到学分要求后可获得项目证书。项目指导团队将通过完善的项目管理和评估体系,保证项目的质量和效果,为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和学术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来源 | “北京大学教务部”公众号

编辑 | 许雅雯



招生简章

等你来 | 北京大学2024年招生简章暨报考指南发布!


燕园印象

“史诗级的晚霞”!醉人的北大初夏


燕园印象

你的小学中学一定有北大,不信点进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京大学招生办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